摔跤吧爸爸—摔跤梦
印度人拍摄的体育励志片。虽然剧情比较老套,但感人之处依然泪点不断。
因为生计错失了国际比赛的父亲,想将儿子培养成未来的世界冠军,可惜妻子的肚子里接二连三地生出了几个女儿。原本梦想破灭的父亲,在一次女儿和别人打架的风波中,发现了蕴藏在柔弱女儿身上的运动基因,于是他开始了将女儿培养成职业摔跤手的艰难历程。
而在这个过程中,最难的倒不是女儿们吃不了苦头,而是周围人看待女子从事体育运动的目光。在印度传统中,女子生来就是干家务活,和生育的工具。所以,在周围人不理解的目光中,父亲依然我行我素,让女儿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人生轨迹。
从地方的摔跤赛事开始,一直到全国摔跤比赛,大女儿吉塔终于过关斩将,获得了全国摔跤冠军,从而进入了国家队。然而傲慢的国家队教练的指导同父亲的指导出现了差异,在不太了解吉塔的国家队教练的错误指导下,国际比赛中,吉塔频频输掉比赛。而最终,在父亲正确的指导和助威中,她打进了英联邦运动会的决赛。
可决赛之前,教练使出阴招,将父亲困在体育馆杂物间中,失去父亲指导的吉塔,凭借自己的头脑和实力,战胜了澳大利亚选手,获得了盼望已久的冠军。这不仅是吉塔个人的胜利,同时也代表着印度女子在对个人命运的抗争中取得的重大的胜利。无数印度女孩从此走上了不同以往的相夫教子的道路,拥有了自己的摔跤梦。
整部影片跨度长达30年,父亲这个角色从风华正茂获得全国冠军的20来岁的青年,一直演到女儿获得国际冠军时50几岁的中年。他对获胜的女儿说:我以你为荣。这句话,他等待了30年。他用30年完成了一个梦想。这也是此片最感人的地方。
此片改编自真人真事,在女儿吉塔和芭比塔成长的过程中,父亲一直陪伴在她们的身边,她们既是他的女儿,也是他的弟子。而他既是父亲,也是教练。在训练她们的过程中,无论是身体,还是头脑,父亲都将他所知道的一切传授给她们。他知晓女儿的长处和弱点,所以在最后的决赛中,尽管父亲不在,也没有什么技巧可以传授给女儿,但女儿还是拥有父亲传授给她的不屈于自己命运心灵的力量,最终赢得了比赛。
作为一部商业电影,此片具备了所有成功的元素:父女情、体育励志、插科打诨、内敛的宗教精神,以及印度特有的风土人情等等。当然,导演的出发点,还是印度男女地位的失衡。从姐妹俩参加婚礼时,年幼新娘的落寞表情,到吉塔参加摔跤比赛时,路人的指指点点,再到吉塔参加国际大赛时,大批的女孩来到体育馆来观看比赛的情形。这些都反映出,这部商业影片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所在。
在鼓点等打击乐器的演奏中,充满热带风情的印度音乐从我们的耳边飘过时,我们看见了两位印度女孩的摔跤梦化为了感人的现实,我们见证了一个男人30年的坚守和奋斗。在这片古老的大陆中,还有许多需要改变的古老习俗,但这并不妨碍,按我们自己的理解来消费这部感人至深的商业电影。
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