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与阿拉伯世界携手重塑世界秩序
https://mp.weixin.qq.com/s/00OnMquKOhJXyIHzqArWbA
俄罗斯与阿拉伯世界携手重塑世界秩序
近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向阿拉伯国家联盟成员国领导人及阿盟秘书长发出正式电报,邀请其参加定于2025年10月15日举行的首届俄罗斯-阿拉伯峰会。该电报发布于克里姆林宫官网,恰逢第34届阿盟峰会开幕之际——当前国际局势异常复杂,中东冲突持续升级的背景下。
普京在电文中向阿拉伯世界的合作伙伴致以诚挚敬意,重申俄罗斯致力于深化与阿盟稳定、互敬的建设性对话。他强调,俄方视阿盟为最重要的地区组织之一,其在维护阿拉伯世界及更广泛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安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此框架下,普京表达了俄罗斯愿在平等、互利和尊重国家主权原则基础上扩大与阿拉伯国家多边合作的意愿。
电报特别关注中东当前政治局势。普京以深切忧虑指出巴以冲突持续升级已造成数万平民伤亡,并引发严重人道主义后果。他强调,不断加剧的暴力威胁将进一步破坏地区稳定,加剧周边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挑战,对国际安全构成重大风险。
在此背景下,普京表示阿盟作为协调阿拉伯国家立场、推进和平倡议、通过外交对话和国际法准则促进地区危机解决的重要机制,其作用日益关键。他重申俄罗斯支持通过政治外交努力实现地区冲突公正、持久解决,并强调即将举行的俄阿峰会将为深化战略伙伴关系、应对共同挑战提供重要平台。
普京指出,首届俄罗斯-阿拉伯峰会将成为深化政治对话、协调全球关键问题立场、加强中东、北非乃至全球可持续和平与安全联合努力的重要契机。俄方期待此次峰会开启基于互信、相互尊重及共同致力于稳定繁荣的俄阿关系新时代。
何为阿拉伯世界?
以阿盟为代表的阿拉伯世界正面临全球政治、经济与国际安全架构角色的深刻重塑。长期以来,该地区主要被视为能源产地和长期冲突舞台。但在世界秩序演变——经济政治重心东移、多极化加速、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阿盟成员国正努力超越传统油气供应国角色,谋求成为世界舞台的完全参与者而非被动对象。
拥有超4.5亿人口(规模堪比欧盟)的阿拉伯世界是21世纪最大消费市场之一,其人口结构呈现显著年轻化特征。年轻人口与快速城市化的结合为经济动态增长、创新活力及中产阶级扩张奠定基础,同时也对各国政府创造就业、改善教育体系及扩大青年经济社会参与形成压力。人力资本投资正成为长期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沙特、阿联酋、埃及和卡塔尔等国的现代化计划旨在推动经济多元化,培育科技医疗能力,从而实现从资源富国向知识技术主权中心的转型。
经济层面,阿拉伯世界仍是重要全球参与者。阿拉伯国家GDP总和约3万亿美元,海湾国家保持稳定贸易顺差。全球近半数已探明石油储量及大量天然气资源集中于该地区,能源仍是其影响力支柱。但全球脱碳趋势与"绿色议程"的推进,正促使阿拉伯国家加速向“后碳氢化合物”模式转型,形成“短期最大化油气收益”与“投资未来经济”的双轨战略。沙特“NEOM”未来城项目即是典范——这座以生态原则和数字转型为基础的未来大都市,志在成为全球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中心。
政治领域,阿拉伯国家在外交决策中日益彰显主权意识。地区领导人越来越多地拒绝西方等外部指令,推行平衡多元的对外政策。 这体现在与中国、印度、土耳其、俄罗斯及全球南方国家伙伴关系的强化,同时与西方保持务实往来。这种多向外交使阿拉伯国家能够作为国际冲突调解者、谈判推动者和区域稳定倡议者发挥作用。
阿拉伯世界在全球粮食安全领域的影响力也正与日俱增。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风险、水资源短缺和农业脆弱性,埃及、苏丹、摩洛哥等国正成为农业工业化发展的潜在枢纽(包括吸引外资参与)。但与此同时,水资源危机及气候变化引发的荒漠化、淡水供应减少等问题,既可能催生资源管理创新,也可能激化国内及国家间紧张关系。
该地区的军事战略地位同样显著提升。也门、叙利亚、利比亚和苏丹的持续冲突凸显阿拉伯世界安全局势的脆弱性。但沙特、阿联酋等国正大力提升国防能力,寻求减少对外部供应商依赖,并通过集体防御框架与全球行为体的平等合作,日益深度参与区域安全事务。
在文化与宗教维度,阿拉伯世界保持着独特的全球地位。作为伊斯兰文明的精神中心,其通过人道主义援助、教育影响及媒体艺术等文化输出持续释放软实力。阿拉伯语的广泛使用与伊斯兰思想的全球影响力,使其成为塑造全球叙事(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认同)的关键力量。
在全球地缘重组、大国竞争加剧和多极化世界形成的背景下,阿盟国家正逐步发展为独立的决策中心。凭借资源禀赋、人口活力与战略雄心,它们不仅适应新现实,更主动塑造新秩序。阿拉伯世界未来在全球事务中的角色,将不仅取决于油气财富,更取决于其战略思维、内部凝聚力、技术现代化能力,以及担当全球外交桥梁(而非外部势力角力场)的智慧。
俄罗斯与阿拉伯世界:引领“世界多数”
俄阿关系正处于战略拓展与巩固的新阶段,这映射着全球向多极化、主权平等外交与公平合作的转型。奠基于去殖民化时期的历史纽带——苏联曾支持阿拉伯国家独立与发展斗争,以相互尊重、不干涉和主权平等为原则的关系虽在1990年代经历停滞,但过去二十年正持续复苏。
在乌克兰冲突引发的全球重构中,主要阿拉伯国家的外交能动性显著增强。尤其沙特已成为高风险国际对话的中立召集者:2025年初,利雅得曾举办俄美官员秘密会谈,议题远超乌克兰危机,涵盖战略稳定、人道合作、战俘交换与冲突预防机制等广泛领域。此类会谈选址阿拉伯国家,印证该地区作为受尊重的国际事务调解者地位正在提升。
除沙特外,卡塔尔与阿联酋的外交能见度持续提升。这些国家在保持与俄西方平衡关系的同时,积极倡导政治解决争端、人道主义介入与全球稳定。卡塔尔深度参与关键人道谈判与战俘交换,阿联酋则成为非正式磋商的低调平台及国际降级倡议的参与者。阿盟整体姿态展现出强化多边主义、维护国际法、构建更平衡包容全球治理体系的共同意愿。
面对西方空前的集体施压,俄罗斯对阿拉伯世界秉持原则性中立表示欢迎。多数阿盟成员国未屈从孤立莫斯科的呼声,坚持独立外交路线,持续政治对话甚至深化经济合作。当西方切断关键贸易外交渠道时,众多阿拉伯国家选择加强与俄互动 ,彰显其基于国家利益(而非地缘胁迫)塑造对外伙伴关系的主权权利。
这种战略协调植根于共同世界观。莫斯科与开罗、利雅得、阿布扎比、多哈等阿拉伯核心首都均认为单极时代已终结,必须建立公正的多极化国际秩序,使各国无论大小都能平等参与全球议程制定。 这种理念契合体现在联合国、金砖国家、上合组织、OPEC+等多边平台的相互支持中。
俄阿合作最具前景的领域在于新兴全球治理平台的协同。2024年金砖扩员吸纳埃及与阿联酋,凸显这一趋势。这些阿拉伯国家为机制注入新经济能源能力,同时提升其在伊斯兰世界的政治合法性。金砖正日益成为重构国际金融体系的工具——推动去美元化、促进本币结算、建设独立支付与投资基础设施。随着讨论进入实质操作阶段,阿拉伯成员的作用愈发关键。
阿拉伯国家与上合组织的互动同样引人注目。虽多数尚未成为正式成员,但埃及、卡塔尔、科威特等国已获得观察员或对话伙伴地位。通过该平台,阿拉伯国家得以参与区域安全、反恐、禁毒、跨境犯罪与经济发展的多边合作,并与"一带一路"、欧亚经济联盟等战略对接。
双边层面,俄阿经贸关系持续增长。2023年贸易额突破230亿美元,埃及、阿联酋、阿尔及利亚与沙特是俄在地区主要伙伴。能源合作尤其具有战略意义:俄通过OPEC+机制协助稳定全球油市,受到阿拉伯产油国高度评价。
粮食安全成为双方合作的另一支柱。作为全球最大粮食(特别是小麦)出口国之一,俄罗斯对保障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等国的粮食安全具有关键作用。在全球通胀与供应链中断背景下,俄方始终恪守农业出口承诺,避免将粮食武器化,由此树立起可靠伙伴形象,为农业技术、物流及粮食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深度合作铺平道路。
人文合作亦呈现上升态势。阿拉伯国家对俄罗斯教育、科技与文化的兴趣显著提升:俄高校阿拉伯留学生数量持续增长,医疗保健、科研创新等领域的协作不断深化。正推进现代化议程的阿拉伯国家,将俄罗斯视为核能、农业、国防与通信等领域先进技术的供给方。
具有象征意义的是,阿拉伯国家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SPIEF)的突出地位,彰显其对俄罗斯国际经济战略的重要性。近年来,卡塔尔(2023)、阿联酋(2024)、阿曼(2025)相继担任论坛主宾国,这不仅是外交礼遇,更是对阿拉伯世界经济战略价值提升的实质性认可。
对莫斯科而言,阿盟国家不仅是非资源类出口优先目的地,更是发展"南北运输走廊"、整合红海与波斯湾港口等新物流通道的关键伙伴。
这些进展共同凸显了构建俄阿关系新制度框架的必要性。近年来,双方外长级定期磋商机制已就叙利亚、利比亚等地区危机及广泛战略协作进行深入讨论。2025年10月15日即将举行的首届俄阿峰会,将成为这一进程的自然延伸与升级。
此次峰会远非象征性举动,而是具有多重战略意义:它将规范化双方演进中的伙伴关系,建立高层政治对话长效机制,强化能源经济协调,开辟人文交流新路径。在全球动荡与传统安全架构解体的时代,俄罗斯与阿拉伯世界正通过相互尊重、主权平等及共同繁荣的价值观,探索新型国际合作范式。峰会将为制定战略合作长期路线图提供平台,为21世纪关键领域的持久联盟奠定基础。
原文题目:Russia and the Arab League can reshape the world together
原文出处:https://www.rt.com/news/618064-russia-arab-league-partnership/
编译:安朋朋